实盘配资炒股
热点资讯
- 在线炒股 库迪咖啡同日成立2家科技公司
- 股票网络配资 基金净值:工银1-3年农发债指数A最新净值1.0398,涨0.02%
- 专业期货配资 看好个人财富 汇丰投资内地
- 股票杠杠平台 乐信(LX.US)Q2营收、利润皆环比增长12% 用户数同比增长10%
- 股票配资手机app 英特尔美股盘后跌超5%
- 杨方股票配资 中国12月财新服务业PMI升至52.9,为近五个月来最高
- 配资公司开户 深圳排交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:携手助力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
- 股票配资客服 文化“搭台”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牛股网配资 泉州“转身” 踏上国际赛场
- 炒股配资平台网址 市北高新(600604)2023年三季报简析:净利润减1713.7%
- 发布日期:2024-07-29 09:03 点击次数:157

经沈海高速进入陆丰市,刚出霞湖收费站,即可看到290多年历史的葭湖古寨。老龙眼树、古城墙和清代的拴马石……古寨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。如今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,地方特色美食、民谣酒吧、摄影工作室等在这里纷纷落户,古寨游乐园也紧锣密鼓在施工。
国道G228丹东线穿过陆丰市南塘镇,沿线的南湖村陈婆山老村地理位置优越,可辐射南塘、甲子、湖东、碣石、内湖等乡镇。依托区位优势,该村蔡家老宅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咖啡馆和小酒馆,吸引周边人群来此打卡。
西南镇地处陆丰、陆河和海丰三县(市)交界处,属于山区镇。位于该镇的青塘村有600多年的历史。近年来,该村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铸魂作用,传承军话、青塘拳、盖仔狮等传统文化,弘扬崇文尚武、尊师重教之风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明星村”,深受社会各界赞誉。
文化赋能,古村新生。陆丰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古村落与现代接轨,焕发出新的魅力。
●南方日报记者郭杨阳
本期统筹:南小渭郭杨阳
葭湖古寨
老房子变成一家家美食店
“清雍正九年五月(1731年),清政府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廊、石帆、吉康三都置陆丰县……”葭湖古寨入口处,村史石上的《葭湖村记》记录了该村的历史。旁边还有两块拴马石,根据石头上的文字记载,这两块拴马石由清朝道光年间的贡生所立。
走进葭湖古寨,古城墙边的老龙眼树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枝繁叶茂,古建筑雕梁画栋、错落有致。与之形成对比的,则是充满现代气息的一个个小店,陆丰味道、欢喜咖啡、南塘牙叔工作室、民谣酒吧、盆景花艺、摄影工作室、地摊火锅等分布于古建筑间,依势而建,其轻松活泼的气息与古建筑的厚重相映成趣。
葭湖古寨距今290多年历史,寨内共有房屋42间,由于大多数居民都外出务工,许多房屋长期闲置。近年来,借助陆丰市“谷乡慢城”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打造,古寨开始了全新探索。破旧的房屋经过修缮打造焕发出新的容颜,老房子变成一家家美食店,曾经的养殖场也变成咖啡屋和清吧。
2022年12月,葭湖古寨里的“陆丰味道”总店揭牌开业。当天,该店客流量超3000人次,300多碗粿条汤3小时销售一空。城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我们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用了半个多月时间,积极与村民沟通,以‘股票宅’的方式将古寨内村民闲置的老旧房屋流转出来。通过修缮古寨破旧房屋、深挖古寨文化内核、引进陆丰特色美食店,打造融合古寨文化和休闲生活的‘陆丰味道’综合体。”
陆续入驻的商铺和络绎不绝的游客为古寨注入发展新动力。古寨里的“欢喜咖啡”由一对年轻情侣创办,作为文艺青年,咖啡馆这种业态很对他们的胃口。店主介绍:“主要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,客人可以在咖啡馆放空自己、整理心情,朋友来了也可以在这里聊聊天、轻松愉悦地相聚。”
“南塘牙叔”原名黄广维,词曲创作者,是陆丰市南塘镇人。他于2021年回到家乡开始做本土原创音乐,其中一首本土方言《阿爸的岁月》广受网友喜爱。目前,“南塘牙叔”工作室也落户葭湖古寨,为古寨增添一抹文艺气息。随着入驻的店铺越来越多,业态越来越丰富,葭湖古寨逐渐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。每逢节假日,这里人头攒动、游人如织。
古色古香与现代气息相映成趣,这种独特的气质颇具吸引力,也成为展示陆丰的一个窗口。2023年晚,参加首期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汕尾行(陆丰站)的高校学子来到葭湖古寨,在这里参加专题晚会,分享“我的家乡我建设”的感想。古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高校学子,他们围炉而坐、踊跃发言,为古寨带来青春气息。
古寨还在升级进化。如今走进古寨,除了各具特色的小店,葭湖古寨游乐园也正加紧施工建设。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,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,内设村史馆、青年创业工作室、美食商店聚集地、游乐园、水上游乐园、萌宠动物乐园、夜市营地、研学基地等。
看着古寨里的店铺越来越多,业态越来越丰富,运营者林先生备感欣喜。他告诉记者:“葭湖古寨地理位置优越,加之‘股票宅’理清了思路,搭建了高效的经营模式,凝聚了建设合力,未来可期。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在保持古色古香的基础上,用商贸赋能,不断增加内容、丰富内涵,让古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。”
600多年青塘村
“古驻军文化”别具特色
2022年12月,青塘村的盖仔狮走进第十八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,向世界展现其600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,现场观众的喝彩令青塘人非常自豪。除了盖仔狮,青塘村还有青塘拳和军话。数百年来,青塘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在变,但其背后的家国情怀、崇文尚武精神一直没变。
明朝洪武年间(1391年),碣石卫正式设立。这里一下子聚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官兵,对于来自不同方言区的他们来说,彼此交流碰到了问题。于是,一种与周围方言不同又有点像北方方言的部队通语“军话”便在军营里产生了。在青塘村,军话得到了很好的传承。村里常住人口约4000人,日常交流还在用军话,甚至很多移居外地的父母和小孩日常也用军话交流。青塘军话何以几百年来一直流传?这源于青塘人特殊的乡规民约。旧时青塘村里曾有不成文的规矩,青塘人在家里必须讲军话,即使外出,家乡人之间彼此也要用军话交流。旧时私塾教师到青塘教书,一定要先过军话关,因为课堂传授必须用军话。另外,外村嫁入女子必须在4个月内学会军语,否则会遭到族中长辈的数落、甚至赶出家门。进入森林防火重点时段,该村大喇叭里播放的森林防火禁火令通告也用军话来播报。
与青塘军话对应的则是军狮——盖仔狮。狮面高昂、鬃毛飘逸、神姿威武,舞狮过程中运用起、跳、纵、滚、甩等动作,铿锵有力、干净利落、勇武潇洒。盖仔狮表演过程配以高亢、粗犷的皮鼓、铜锣,表演节奏强劲,极富生命张力。青塘盖仔狮的第十六世传人黄智强介绍:“盖仔狮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,起源于明代军狮。古代的和平年代,通过这种既能强身健体又有娱乐性的军狮表演,保持军队的战斗力。”而今,青塘盖仔狮作为一项文化传承项目,由于既能展现骁勇善战的军人气魄,又能延续当地尚武自强的风气,深受当地群众喜爱。
青塘拳术是一种祖传的军中拳术,其拳坐架低、体型前伸后拱、运动幅度大,上中下动作快速勇猛,手法严密紧凑,进退间攻防结合,常以左腿出击最为凶猛。青塘拳术分两大类:狮桩拳(普及型)和内家拳(提高型)。狮桩拳属于强身健体之需,全族人都可练习;内家拳需收徒后关门传授,也就是俗称的暗馆,馆中授艺练习时,外人不得随便进入或偷窥。而今,走进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的永兴馆内,既有各种狮头、狮身,也有现代化的体育器械,如杠铃、跆拳道脚靶等。馆内除了练习盖仔狮技艺的中青年传承人,也有青少年。作为青塘拳和盖仔狮的训练场所,当地每周末晚上都会组织村里年轻人培训,并参加各类比赛和展会。
近年来,在这片尚武的土地上崇文重教渐成风气。2023年8月,青塘盖仔狮表演拉开了青塘村第二届第一次奖教奖(助)学大会的序幕。大会上,分别为青塘学校优秀学生、考上重点高中、大专、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的学生颁发奖学金,为家庭困难的学生颁发了助学金,还表彰了优秀教师、热心乡贤。“我代表学子们感谢青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对我们的资助……”今年的奖教奖(助)学大会上,获奖学子黄凯鑫的发言获得阵阵掌声。黄凯鑫是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,他所在的青塘村近年来凭借爱心助学、崇文重教“出圈”。2019年至今,青塘村已成功举办了5次奖教、奖学、助学公益大会,共奖励大学生238人次、中小学生217人次,帮助困难学生78人次,奖教涉及教师96人次,累计支出慈善资金117万多元。同时,爱心助学背后的“善美”力量不断壮大。2019年,青塘村乡贤黄启民联合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,在青塘村成立了陆丰市西南镇青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(下称“青塘公益”)。经过4年发展,青塘公益建立了会员制,出台了《青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会员管理办法》,搭建了网络宣传平台,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。截至2023年8月底,网络宣传平台有500多人关注,注册会员近150人。
黄启民介绍,青塘公益创立以来,在爱心助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借助获奖的优秀学生和优秀老师这些榜样的力量,影响和推动青塘教育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。正是因为这种正能量,青塘公益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,捐赠者很多。“成立当天,有名初中生一定要捐赠20元。”黄启民说。
据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第一书记骆胜刚介绍,青塘人历来有崇文尚武的风气,加之青塘村80%的村民姓黄,是典型的单一姓氏历史文化村,同一个祖宗使得青塘人非常团结,能干成大事,如建设家乡、捐资助学、扶危助困。早在2011年,青塘村就积极发动乡贤自筹资金1400多万元建设村道、广场、公园、路灯、池塘、沟渠等基础设施,初步奠定了新农村建设基础。每年召开奖教奖(助)学,则是对乡贤反哺家乡这种情怀的延续。
一线案例
四姐妹把老宅改成咖啡馆
经南塘镇区来到南湖村陈婆山老村,有一片开阔地用作停车场,停车场边有一块“奈思小院”的指示牌。
沿着指示牌走进奈思小院,门口处是一个小吧台。吧台边标明各色咖啡以及甜点的价目,一旁的小黑板上用粉笔书写“今日无文案,但有甜品”之类的俏皮文案。
进入小院内部,田园风格的装修与原有的老宅完美搭配,茅草、竹帘、木质桌椅和斑驳的门廊、青石地砖相组合,古朴而天然。室内大厅里,深蓝色的墙壁上挂着紫檀色的木质挂钟,民族风烫金条纹棉麻桌布铺在白色小圆桌上,桌上还摆放着米黄色的小台灯……给人平淡宁静的感觉。久坐间隙来到小院,可以看到竹子、柠檬树和插着半开花朵的花瓶,透过茅草屋檐能看到一抹蓝天。凭借特色装修,奈思小院开业后生意红火,南塘、甲子、湖东、碣石、内湖等附近镇的人都来这里“打卡”,甚至有顾客要等待数小时才有位置坐下。
这个小院原本是本地蔡姓人家的老宅,怎么变成了一家咖啡馆?经营奈思小院的郑先生介绍,四姐妹带着各自老公,无心插柳柳成荫,建成了一家咖啡馆。四姐妹是本地村民,本来分散于各地从事不同职业。偶然的机会,她们想找个地方可以跟朋友们一起休闲,做做咖啡、甜点,顺便弹弹吉他,无意间发现了这处老宅。于是,四姐妹带着各自老公合伙创业,大姐的老公是造型师出身,充当了店铺的设计师;大姐、二妹做下午茶兼咖啡馆的经营管理;三妹本身做建材生意,还有吉他特长;四妹则制作甜品和蛋糕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,总面积120平方米的老宅被隔成了7个房间,包括吧台、厨房、小院、大厅和小房间,总共有14个位子。“起初是出于兴趣爱好,并没有想过会有多少客户,没想到开业后生意很火。”郑先生告诉记者。咖啡馆的经营很注重细节,有固定的音乐播放清单,不会随便放其他音乐。考虑到来此拍照片和视频的人比较多,好几个角落都摆放了三脚架方便拍照。
奈思小院的成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。近年来,很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投入到咖啡馆的经营中,当地政府部门也看到了机遇。陆丰市南塘镇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这个咖啡馆成了南塘镇乡村振兴镇圩发展的一个示范点,整个村有几十间类似的老房子,都可以如此打造。未来,我们还会在道路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上发力,以此活化老村,带动老村落振兴。”
记者手记
如何激发古村落内生动力?
一砖一瓦诉说历史,一石一木承载乡愁。传统古村落被称为“民族的记忆”,不仅蕴含着厚重的历史、文化内涵,也是农耕文明、乡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浓缩。建设美丽乡村,应当注重保留乡土味道,活化利用古村落。
陆丰是千年古邑,历史人文底蕴深厚,古村落众多。大安镇石寨村、潭西镇大楼村、桥冲镇白沙村、桥冲镇大塘村、博美镇超高村、博美镇鳌峰村等,都是拥有悠久历史、各具特色的古村落。近两年,陆丰在保护、活化古村落方面也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。
首先是以商贸赋能,在底蕴厚重的古村落里加入现代生活气息,引入新业态、新玩法,为古村落带去人气和财气,最典型的如城东街道葭湖古寨。其次是以文化带动,在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,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,如西南镇青塘村。该村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、弘扬崇文重教风尚的同时,产业发展也颇有成效。目前,该村建设了丝苗米种植基地和番薯种植基地两个“一村一品”项目,同时还发展了牧草种植、黄牛养殖、荔枝种植等特色种养项目,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双增加。
最后,立足历史人文底蕴,以文旅带动古村落发展。如大安镇石寨村,该村于2006年被评为首批省级古村落,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古村落,2014年入选第六批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(村)”、2017年获评“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”。凭借众多荣誉,石寨村在网络平台上“圈粉”众多,成为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。
只有活化利用、以用促保,才能激发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。当前,陆丰在古村落活化保护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,应该针对更多古村落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在传承中加强保护与利用十大股票配资平台APP,让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,以便更好留住乡愁、造福群众。